会员登录 Login |
|
|
|
|
|
音响指挥家论(三) 日期:2007-11-19 作者:江伟杰 |
|
音响指挥家论(三)
要素二:唱片——乐谱
《视听前线》(2005/06)
在录音机出现之前,作曲家们只有通过乐谱才能把作品保存下来。而相同的乐谱,尽管已标明速度、节奏、强弱、演奏术语和表情术语等符号,但由不同的乐师们演奏的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就算是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的时间里演奏相同的作品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样的一家唱片公司,同样一个指挥和乐团,对一些重要的作品也会作多次的录制,例如著名指挥家卡拉杨指挥的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就有多个版本。我们若要区别两张唱片的相同曲目是否出自同一版本,只需看该两首相同乐曲的演奏时间是多少分、多少秒,就可以分辨出来,可见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两次完全相同的演奏的。尽管听众已听得如痴如醉,但艺术家自己还是会觉得在某方面存在着遗憾的,这就是艺术,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在通过音响听音乐时,对于发烧友这个指挥家而然,唱片不光可以起到乐谱的作用,同时还记录着更多的信息。同样的一个曲目,可以由不同的指挥家、不同的乐团、不同的演奏家、使用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录音室、用不同的录音设备、由不同的录音师、使用不同的监听设备进行制作等等,这一切信息全部都记录在这张小小的唱片上。同样的一张唱片,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听音空间环境里,使用不同的音响设备,所播放的声音和艺术效果就会有更大的差别。
人是可以控制和调整音响的,不同的人由于在其使用音响的目的、美感和审美角度等方面的差别,更使到他们各自调整出来的音响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同样的一张唱片表现出来。假如听者是一位乐器制作家,他希望能分辨出不同的小提琴声音会有什么区别;假如听者是一位乐手,他希望能听清楚不同的演奏法和发音方式对作品的表现会有什么区别;而有部分发烧友,他可能希望听到的小提琴声音,能发出如他心目中小提琴的所谓完美动人的声音效果,尽管他手上这张唱片里的小提琴未必能发出如他心目中的完美声音,和这首乐曲本身是否以动人为目的的作品。
对于艺术家而言,自己认为相当满意的作品是不多的,就算穷其毕生之所能。而对于录音音乐来说,由于受到更多因环境改变等偶然性的影响,要使演出达到正常发挥都会成为一个问题,要想达到超水平发挥就更难。比如演奏家从后台的空调房到达舞台时,舞台上强劲的灯光会造成乐器外热内冷,导致乐器表面湿润,厚厚的礼服加上灯光的热量会令演奏家满手大汗,一把百万名琴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变成不值十万。有时候谁都知道再录一次会更好,而现代商业社会里的产品成本都有一定的限度,可见真正Hi-End的产品是很少的,所以发烧友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每一张唱片里,找到所谓完美无缺的声音效果。但话又说回来,历史上经过众多艺术家们的努力,还是创造了很多的好唱片,只是需要在浩瀚的唱片海洋里精心挑选。
如何挑选试音碟
测试设备能够提供直观的数据,但却不能直接地告诉人们是否好听。虽然达到了某些物理特性标准的音响设备,在声音方面也同时能够达到某种水平,但当今世界上最Hi-End的音响器材,最终还是要靠人耳通过唱片的试听,作为调声的重要手段。发烧友要使自己的音响系统声音效果不断提高,就必须有一套自己最熟悉的试音碟。
比较是分出高低的最佳办法,要保持手头上试音碟达到更高的素质,就要求在更多的唱片里进行挑选,所以就要尽量地扩大自己唱片库的数目,并且还要不断地更新。我自己的方法是:按自己唱片库里的数目,始终保持百里挑一(或叫百里挑三)的比例不变,对主要的乐器和乐种,来评一个属于自己的“TAS”榜,假如新买回一张小提琴唱片,经过对比认为比手头上那张小提琴试音碟更好,原来的那张就要下榜,尽管原来那张在一堆小提琴碟里已是属于最好的一张。而这个百里挑三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一百张唱片里选出三张的比例,其中:
第一张是在目前自己的音响系统播放效果最不理想的唱片,但估计该唱片录音质量不会有问题,或者在别人的音响系统里又能有良好效果的唱片。这是你最重要的试音碟,这张碟直到经过你的精心调整,在自己的音响系统达到满意的播放效果时下榜,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张“有问题”的唱片上榜。这种碟会随着你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多,之后又会随着你控制音响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少。
第二张是平衡度达到中性、录音效果优秀、音乐表现高水平的唱片,这一张是真正百里挑一的好唱片。这里所指的中性是纯粹通过唱片与唱片的比较和统计所得出的结果,而不是指在你目前的音响系统播放效果达到暂时平衡的中性,因为有可能是你目前音响系统本身还未达到平衡,当播放一张刚好有反向不平衡的唱片时,所获得的暂时平衡,更不是只达到心目中的平衡。经常使用平衡中性试音碟来调声的音响系统,其结果是使播放效果达到良好的唱片成为多数,而经常使用不太平衡中性试音碟来调声的音响系统,能播放得好听的唱片只有少数。
第三张是在目前自己的音响系统中暂时获得满意效果的,或者是最喜欢听的唱片。这是一张用来鼓励一下自己,暂时欺骗一下自己,同时也是有朋友到来时炫耀一下音响效果的唱片。有部分唱片虽然不太中性,但录音效果超群,也可以入选试音碟之列,不过在使用时要记住这是一张有个性特点的唱片,或者是在某方面比较夸张的唱片。
试音碟的种类范围要尽量广泛,乐器类应包括钢琴、吉他、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铜管乐、木管乐、管风琴、打击乐、民族乐器、传统乐器、电声乐器等;声乐类应包括男声、女声、美声唱发、通俗唱法、民族唱法、语言录音等;乐种形式应包括独奏、重奏、室内乐、协奏、管弦乐、独唱、重唱、大合唱、歌剧、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戏曲等;录音形式应包括音乐会现场录音、录音室录音、音效录音等。
使用唱片试音的要点
有一些发烧友手头上的唱片听来听去还是为数不多的那几张,而且还往往只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类型,比如女声、小提琴、交响乐,顶多再加上大动态的打击乐而已,甚至才刚听上几句就对器材的性能妄下结论,这显然是不太好的方法。
也有一些发烧友主要是通过音响来抒发感情,在听音响之前,他内心里早已固定了美的标准,比如什么圆滑呀、通透呀、木头味呀、松香味呀等等。试听时不是在听唱片里该有的信息在这套音响是否能得到忠实的重播,而是在找内心的感觉,以内心中一成不变的所谓美的标准拿来核对,凡是能播放出那些美的名词的就是好器材,也不管这张碟里面到底有没有收录到这些名词。就等于有一个人觉得“我爱你”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那么凡是能播放出这三个字的就是好音响,还说他听过大部分顶级器材也能播出这三个字云云。其实我都好喜欢听这三个字,但我也知道音响器材只是传声筒,讲不讲这三个字是由唱片拿主意的。
要避免以上的误区,一要按前面所介绍的方法扩大手头上试音碟的数目和类型,二要花较长的时间去正确认识和发现碟中应有的信息内容。每当逛音响店或到别的发烧友家交流时,别忘了把试音碟带上,多听听在不同的器材播放时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从而不断重新认识试音碟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听觉能力和对音响的认识。但要知道真正Hi-End的音响器材,和真正全面调试得很好的音响系统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只是在某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而已。
有些人或某些厂家还故意标榜他们的器材,最适合听小提琴,又有一些是最适合听人声等等,若只能在某方面Hi-End,也许正意味着其他方面Low-End。那有没有可能把各套音响系统的优点集中在一套系统里表现出来呢?答案是可以的,只不过难度很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是可以一好百好的,而且这个是恰到好处的好,而不是过分的好。
音响设备的真正角色是忠实地重播唱片里的应有信息,而不是这套音响可以令一把破小提琴也能发出美好的声音,假如用一张录音不太标准,或者是录音效果不太好的唱片作为调试音响时的试音碟,通过对音响系统的调整也播得很好听,有没有想过如果放一张本身录音就很好的唱片时,会是什么效果呢。只要音响系统能做到尽量接近忠实的重播,难道一位世界顶级的小提琴大师,作了一生的努力练习,选用世上最名贵的小提琴,在最好的音乐厅,演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批作曲家每人的代表作,会不好听吗?难道上最高级的餐厅吃饭,还要带上一瓶味精吗?(待续)
音响指挥家论(一)
音响指挥家论(二)
音响指挥家论(三)
音响指挥家论(四)
音响指挥家论(五)
音响指挥家论(六) |
|
|